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刘坚教授个人简介

发布日期:2013-12-24   浏览量:

职称:教授(研究生导师)

招生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全日制专业硕士、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钢构件及结构的稳定理论;钢结构非线性计算理论及抗震;半刚性连接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智能计算模型;钢结构高等分析理论及工程应用;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理论和地震响应分析;新型复杂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分析理论及工程应用;建筑物、隧洞与山体连体结构设计方法与抗震性能;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信息:刘坚,男,汉族,湖南高沙人,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教授,工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现任建工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结构工程硕士点负责人。2003.9被3200威尼斯vip聘为院级特聘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钢结构系列教学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3200威尼斯vip精品资源共享课《组合与大跨空间结构》负责人。

教育背景:1999-2003在重庆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3 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及东南网架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做博士后研究,现为出站博士后。

工作经历:19992月至今,分别在华南建设学院(西院) 土木系、3200威尼斯vip土木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结构学部副主任,建工系书记,副主任,建工系主任,书记,学院党委委员等;20026月被3200威尼斯vip聘为防灾减灾工程硕士点导师(首届硕士生导师),20036月被聘为结构工程硕士点导师,20096月被聘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点导师(首届专业硕士导师)。2007年被任命为结构工程硕士点负责人。

主讲课程:近年来,担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点研究生《钢结构非线性分析》、《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理论》、《大跨度空间结构》和《现代钢结构理论与设计》等课程主讲工作,以及承担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士生点《现代结构设计理论》课程主讲工作;指导研究生:已独立指导十届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点研究生30余名。其中已毕业八届20名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另有10余人在读。分别主讲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和地下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以下课程:《钢结构》、《组合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网架结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大跨空间建筑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与选型》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分别指导《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课程;担任继续教育学院《钢结构》、《工程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与选型》、《毕业设计》和《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主讲或指导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和参加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钢框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新型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主持人)、广东省教育厅"十五"规划项目(主持人,已鉴定和结题)、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立项(省部级立项、主持人,已结题)、2012年广东省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资助项目(主持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科研项目-钢结构的高等分析理论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人,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维钢结构高级分析理论(合作研究及主研,已结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钢框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主持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村镇房屋隔震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研,已结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半刚性钢框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新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主持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半刚性连接智能模型研究及其在钢结构二阶分析中的应用(主持人,已结题)、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大跨度非规则空间钢网壳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人)、建设部科技攻关项目-基于遗传算法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主持人,已结题)、甘肃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主研,已结题)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余项。主持和参加完成08年市广州市教育局项目一项(主持人,已结题)等纵横向项目多项。目前还正在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设计院、中交第二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五羊钢结构公司、广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和市建总等单位合作的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和有关横向科研项目以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已在科学出版社出版《钢结构高等分析的二阶非弹性理论及应用》专著一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钢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著作一部(编著,第一),近期拟出版专著《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简化分析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半刚性连接多高层钢结构新方法》(建工出版社)等。在核心刊物、省级以上刊物和国内外国际学术会议等公开发表学术6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EIISTP收录。近年来,在钢与混凝土混合(组合)结构的计算与设计方法、钢结构高等分析理论、钢结构非线性计算理论及应用、新型复杂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计算理论、隧洞与建筑物连体结构设计方法与抗震性能研究等几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现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Mechanics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以及土木工程学报等国内一级权威学术期刊审稿人。广东省《钢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的主要起草人(2012-2013)。广东省标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DBJ15-95-2013)的主要审查人。

主要教学成果:2008-2009学年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多工种配合基于设计院模式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方向毕业设计综合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得3200威尼斯vip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产学研结合的钢结构系列课程实践》研究成果获得3200威尼斯vip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得3200威尼斯vip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经过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主编教材《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200911月获得全国普通高校土木工程类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奖(独立)。主持或主讲的土木工程等专业本科《大跨度建筑空间钢结构》、《钢结构设计》、《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等课程的相关多媒体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网站分别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教育部,排名第一,201110月)、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中央电教馆,排名第一,201111月)、全国第四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中国建筑教育学会,排名第一,20119月)、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教育部,排名第一,201210月)、2011获得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比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排名第一,201111月)、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比三等奖(广东省教育厅,排名第一,201211月)、广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二等奖两项(广州市教育局,排名第一,20102011年)、广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类三等奖(广州市教育局,排名第一,20099月)、3200威尼斯vip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二等奖三项(排名第一,200720092011年)、3200威尼斯vip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2014年)、3200威尼斯vip多媒体教育教学软件评奖活动三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2005年3200威尼斯vip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创新二等奖指导教师(独立),20102012年3200威尼斯vip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创新三等奖指导教师(独立)。2005年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获得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立项并已结题(独立)。主持的广东省教育厅"十五"规划项目顺利已鉴定和结题,其研究成果已用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过程中。20102011国家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核心课程"20072010土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2011广东省教改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2011广州市教研项目重大立项-校企合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等项目的主要成员。已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一部。近期拟出版教材《大跨度空间建筑钢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一部。主持的《组合与大跨空间结构》课程被评为20143200威尼斯vip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校级建设项目,广大〔2014119号)。主持的钢结构系列教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广东省教学团队(《关于公布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97号))。

奖励与荣誉:获得2013年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钢结构系列教学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2009年、2013年3200威尼斯vip优秀教师,20082011年3200威尼斯vip优秀党员。获得"3200威尼斯vip2011201220122013学年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表彰"两次。获得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1406月获得3200威尼斯vip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1211月获得3200威尼斯vip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105月获得3200威尼斯vip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主编教材《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获得全国普通高校土木工程类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奖(独立)。2009-2013多次获得校、市、省、全国的计算机教育软件评比和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一、二、三等奖(排名第一)。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联系电话:18928780303

电子邮件:78719637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