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应注重对原理的掌握,专业知识应注重培养应用能力,按“厚基础,宽口径”要求拓宽专业面,同时提高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本专业课程体系设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验教学及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类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全体学生都要修读;选修课程有通识类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在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中,本专业共开设16门通识类必修课,计35学分,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学年完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并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识类选修课程至少修满11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共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10门学科基础必修课,为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共计27学分,主要集中在第1-3学期完成。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10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计22.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共设置27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不同志向,提供各种类型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学生至少选修33.5学分。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该模块包括军事训练、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第二课堂设置4个学分,其中创新能力培养3学分,要求学生结合学科竞赛、挑战杯、设计大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主开放实验课题等形式,培养创新能力;国情教育与社会服务1学分,要求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72小时社会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