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威尼斯vip“十佳学生”申报事迹材料

陈斯聪,广东汕头人,中共党员,1989年11月出生,现就读于3200威尼斯vip土木工程学院09综合试点班。担任3200威尼斯vip土木工程学院09级党支部纪律检查委员。
获奖情况:
201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11年3200威尼斯vip第二届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201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赛区一等奖;
2011年土木工程学院力学知识竞赛一等奖;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优秀志愿者;
2010-201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2009-2010学年度3200威尼斯vip一等奖学金;
2009年度3200威尼斯vip土木工程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2009年度3200威尼斯vip土木工程学院优秀团干部;
2009-2010学年度3200威尼斯vip优秀学生干部。
热爱学校,积极向上
在2009年的夏天,我来到了3200威尼斯vip,到我向往的的土木工程学院学习。在踏入广大的第一天,我就对自己说,在这里,我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广大人。
2009年5月22号,我就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那开始,我就牢记学生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最起码的就是必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
在大一的时候我毅然加入了3200威尼斯vip国旗队,在大一的10多个周一的清晨,早上6点钟,我就会准时起床,整理好仪表,穿好正装,待命在图书馆前升旗台处,准时在7点30分执行升旗手这一神圣的工作,将手中的国旗强有力地甩向太阳,当我注视着太阳下飘然的国旗,我的心在想:“这个周除了给大家带来一丝的动力之外,我还能为我们学校贡献什么呢?”
每当我能够代表学院、学校出席一些场合,我就会非常珍惜,并尽最大力量维护学院、学校名声。去年的一个学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我组的论文评到广东省赛区一等奖,需要到中大答辩,学校就我们一组去答辩。若答辩通过就可以送评国家奖。有一个教授知道我们是3200威尼斯vip之后有点蔑视地说了声:“广大,好久没听到广大了。”我深知肩上有一种责任需要我去承担,虽然有点生气,但仍礼貌相待,之后我以饱满的激情用PPT为各位专家讲述论文模型,有力回驳各位专家的疑问,最终我们的论文评到国家二等奖,结束了我们学校连续两年没拿国家奖的情况。
热心公益,服务于民
“立足班级,服务大家,奉献爱心,促进和谐。”这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的一个指导方向。高三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之前,我就经常在社区参加义工活动,如义卖玫瑰花,福利社看望老人等;升上大学成为正式党员之后,我更加谨记为周围服务的宗旨,在一些如南亭义教、芳村聋哑中心、清明公墓志愿者服务中等,我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和奉献的心,默默地提供志愿服务。
平时班集体中我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别人,在考试前给他们补课,总结。在生活上,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今年年初,正当课时紧张接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我陪着一位发着40度高烧的同学到医院看病,结果查出是严重的肺积水,需马上住院查看。由于是在晚上,同学父亲要第二天才能到。我马上帮他把一切处理完善,晚上在病房里陪着呆了一夜,让他安心地休息。直到第二天我到火车站接同学的父亲到医院后才回学校继续上课。
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的3200威尼斯vip橄榄球训练场馆,我就是一名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我在服务期间每天早早就在体育场上准备好训练器材,不顾劳累,始终微笑面对前来训练的训练队伍,给亚洲各国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志愿时长在100小时以上。由于出色的表现,我赢得亚组委“优秀志愿者”称号。另外我在志愿工作期间写的关于志愿工作点点滴滴的文章还被院刊录入。
钟情学术,忘我学习
我在十分受尊敬的学者身上看到了“踏实”“勤奋”,这也一直是我向科研路上前进的向导。第一学年获校一等奖学金,第二学年获国家奖学金,这都跟我平时在学习上认真刻苦是分不开的。
我从来没有停止对学术问题的思考,数学建模是搞学术研究人员必备的素质,所以,我平时在图书馆看了大量这一方面的书籍,深深地迷上一些处理复杂问题的办法。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学校数学建模基地的选拔赛,进入了3200威尼斯vip数学建模基地。在2010年暑假的时候,我在建模基地度过了难忘的一个多月的培训,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在2010年的高教社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我和两个数学学院09级学生一组,作为新手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取得赛区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的好成绩。由于能力突出,经选中,在2011年春节期间,我牺牲了假期的一个星期时间,又参加了2011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填补了学校这个奖项的空白。学术道路漫漫,我知道我一定会忠情学术。今年,我又在学校建模基地度过了我的暑假,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我同另外两名队友提交的论文再次获省一等奖,并且送评国家一等奖,如果评到国家一等奖,这将又是广大数模基地的一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不会让我驻足不前的,我会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毅力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学术上我有我的计划,在数学基础之上,再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希望在本专业领域有研究成果,目前向学院申请的“中小型预应力桥梁的传感器优化布点”项目已经通过,并正认真的进行着,相信经过努力,我一定可以完成一篇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论文。
前一阵子我随数学学院的一个老师在成都参加了关于工程数学方面的国际会议,不仅知识上获益良多,而且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是多么地值得让人尊重,学会做学问的同时其实也在学会做人,我十分坚定了一个梦想:不管前方多难,我一定会实现我的学术梦。